新聞中心

Share to:

新聞中心

從青蒿素與砒霜看中醫藥走向世界之路

    來源:醫藥地理

    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進展,于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


    6月16日晚間,“屠呦呦團隊明日發布重大科研進展”的重磅預告在業内傳開。


    6月17日早間,科研成果正式公布: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于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藥物綜合數據庫PDB顯示,近年來,國内重點城市醫院抗瘧藥市場穩步增長,其中99%以上的市場由羟氯喹主導。


    數據來源:PDB藥物綜合數據庫


    屠呦呦将?中醫中藥?帶出了中國走向了世界,但當下網絡關于中醫中藥的争論甚嚣。其實,自從西方醫學東漸,到民國期間,類似的聲音便已不絕于耳:那時的學者各執一詞,汪大燮提出?廢除中醫中藥?,餘岩主張?廢醫存藥?,恽鐵樵倡導?中西醫彙通?,丁福保建議?中醫科學化?……


    一切争議的源頭,自然是現代科學眼光看來,中醫藥傳承數千年的種種不足,譬如過度依賴陳舊理論,診斷方法缺乏一緻性,病案記錄重個性、無對照。必須承認,囿于研究方法、觀察範圍,當時的醫藥工作者确實難以全面、客觀地評估某種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


    僅以瘧疾為例,屠呦呦工作組就收集了有案可考的治瘧方劑574個,治瘧中藥108種,最後驗證有效的才區區幾種。


    屠呦呦發現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瘧作用之初,覺察到粗提物效價不穩定。研究組并未簡單停止試驗,而是積極深入調查,最終證實不同采收季節造成了影響。事實上,如何确保中藥品質、效果一緻,至今仍是中醫藥工作者難以回避的問題。


    正因此,屠呦呦先生的經驗顯得尤為珍貴。篩選記載卷帙浩繁的中藥,尋找潛在的有效單藥,然後嘗試确認有效組分,最後根據現成的模闆調整化學結構,創造新的化學藥物——這樣的流程,大大短于傳統化學藥的研發時間,有利于中國制藥工業另辟蹊徑,奮起直追。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中國還有一個從中藥獲得的重要科學發現——砒霜。20世紀70年代初期,黑龍江省有位鄉村醫生用砒霜、蟾酥和汞作為複方治療各種患者,包括癌症患者,似乎取得了一定效果。随後,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的韓太雲藥劑師做了一個制劑,叫“癌靈1号”,含砒霜、蟾酥和汞,居然把有些癌症患者給治好了。


    砒霜有毒,如何用它來治病是一個很難的問題。過去,西方和中國都有人用過,可這些人不是真正的“發現者”,因為他們沒有确定砒霜到底可以用于治什麼病,一不小心還可能毒死人,而且“以毒攻毒”這個解釋也是遠遠不夠的。


    1973-1979年,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的張亭棟在前人的基礎上做了一系列工作,确定三氧化二砷能夠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20世紀90年代以後,這種治療方法在全國推廣,後來又在世界上推廣,挽救了很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今天,中藥的研究,隻有科學的道路、還是有不同于科學的道路?這是一個問題。與此相關,今天對于中藥的标準,隻能是科學的标準、還是有不同于科學的标準?也成為了一個問題。審視科學,回顧曆史,可以看到:中藥的研究隻能是科學的研究,中藥的标準也必須是科學的标準。而屠呦呦、張亭棟等均是将中醫藥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才讓世界逐步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接受中醫藥。

    網站免責聲明:
    1.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對本網站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凡本網站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衆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站發布,可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視情況可立即将其撤除。
    聯系電話:027-84877900  郵件:10155662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