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Share to:

新聞中心

年銷40億卻被踢出醫保目錄 這一神藥要奔向保健食品?

來源: 健康界

原創:顧瑩

    神經節苷脂類藥品被調出國家醫保目錄後,相關企業是否會進軍保健品食品領域?

    一個由意大利人在34年前研制出的“神藥”,備受争議卻能廣泛應用于中國臨床長達十多年之久。

    直到2019年8月20日,這一提取自豬腦和牛腦,叫做“神經節苷脂”(GM1)的藥品,才從最新出台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中撤下。

    早在2001年,已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神經内科主任匡培根就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在14000例使用神經節苷脂類治療的患者中,至少20例出現神經系統疾病,如側索硬化症或吉蘭-巴雷綜合征。急性軸索性吉蘭-巴雷綜合征的發病時間,大多在神經節苷脂治療後的第5~15天。

    應用廣泛且暗含風險,“神經節苷脂”調出醫保目錄被認為是大勢所趨,以齊魯制藥、四環藥業為首的多家藥企恐将面臨銷量受損的局面。但健康界也發現,靠“神經節苷脂”類藥物貢獻一半營收的賽隆制藥卻已提前捕捉先機,2017年就開始布局保健食品領域,打出“擦邊球”産品。

    “不良反應”争議

    8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經專項論證,一緻決定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的重點監控藥品全部調出醫保目錄。

    第一批公布的“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中有20個藥物,這些藥物号稱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療藥物的作用,或有助于疾病(功能紊亂)預防、輔助治療,亦稱為輔助用藥。在此目錄中,神經節苷脂排在首位,位于第二名的是含有神經節苷脂的“腦苷肌肽”。

    “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中,至少9種藥物都是急診科中較為常見的。”某醫院急診科李醫生指出,有關腦部疾病的基本都會用到神經節苷脂,可以改善循環,營養神經。有消化内科醫生在面對腸道疾病且腦部有損傷的患者時,也會配合使用神經節苷脂藥物。

    然而,也有部分從事醫療行業的采訪對象認為鼠神經生長因子、腦蛋白水解物、神經節苷脂等藥物沒有治療作用,可用可不用,因為無法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人腦。

    實際上,看似雞肋的藥物,其不良反應卻不容小觑。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舒志強在39問醫生中回答患者時這樣表示:神經節苷脂副作用可能會影響各個系統,使各個系統出現一些異常。比如皮膚和附件的損害,出現斑丘疹、紅斑疹以及荨麻疹等。全身心的損害可能會出現寒顫、發熱、無力以及出現過敏樣的反應、過敏性休克等。呼吸系統方面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胸悶、呼吸困難、咳嗽。

    有何不良反應?齊魯制藥客服人員稱,需要咨詢臨床,看醫生如何給出解答。該客服表示,說明書是通過臨床反饋來寫的,尤其是在藥品上市後,隻要收集到不良反應,就會在說明書上體現。

    一篇在醫療圈内流傳的文章指出,由于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的适用對象多為缺血、缺氧、腦損傷等病情較為危重的患者,其可能不容易被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系統發現或易被病情掩蓋。

    對于神經節苷脂可能引發吉蘭-巴雷綜合征的情況,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曾于2016年11月發布通知,要求修訂神經節苷脂的藥品說明書,包括在說明書的“注意事項”部分增加如下内容:“國内外藥品上市後監測中發現可能與使用神經節苷脂産品相關的吉蘭-巴雷綜合征病例。若患者在用藥期間(一般在用藥後5—10天内)出現持物不能、四肢無力、弛緩性癱瘓等症狀,應立即就診。吉蘭-巴雷綜合征患者禁用本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慎用本品。”

    在康德樂大藥房官網上,健康界搜索臨床應用較多的藥品申捷時發現,産品說明說中的注意事項部分,确實已經添加有原國家食藥監總局2016年11月要求添加的内容。

    五大龍頭藥企失勢?

    據國家藥監局數據庫顯示,目前我國涉及神經節苷脂的藥品批文共有28個,另外加上含有神經節苷脂成分的腦苷肌肽的6個批号,共涉及34個産品。應用于神經外科、神經内科、老年科、急診科、兒科、骨科、腫瘤科等科室。

    目前國内有神經節苷脂注射液生産許可的制劑(不包括原料藥)生産廠家有7家,分别為:黑龍江哈爾濱醫大藥業有限公司、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北京賽升藥業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有限公司、長春翔通藥業有限公司、吉林英聯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和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前五大生産廠家及所占市場份額分别為齊魯制藥(60.03%)、哈爾濱醫大藥業(14.22% )、西南藥業(7.16%)、北京賽升藥業(5.73%)和長春翔通(5.10%)。

    2018年,步長制藥的兩款産品複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和複方曲肽注射液就為其分别貢獻了5.05億元、3.55億元的收入;而賽隆藥業生産的2ml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和神經節苷脂鈉原料藥毛利都超過80%,甚至貢獻了2018年賽隆藥業近半營收,超過2億元。

    賽升藥業的主要産品也是GM1,2018年GM1的收入占比為14.66%,發明專利期從2009年5月26日一直到2029年5月25日。

    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2018年,神經節苷脂藥物的銷售額為39.5億元,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含有神經節苷脂的藥物“腦苷肌肽”,2018年的銷售額也高達22億元。從中康數據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真正的銷量頂峰是在2016年,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在等級醫院終端的年銷售額突破了100億元。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國醫院藥品銷售額排行榜前三名有它,于全球範圍,中國“神經節苷脂”的銷售量更是一度高達全球銷量的99%。

    繼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分别于2017年6月和10月暫停進口“重塑傑”和“施捷因”後,神經節苷脂的生産實現完全國産化。

    随着2020年1月1日起新醫保目錄正式實施後,這類“萬金油”類藥物被追捧的現象或将不複存在。醫庫軟件董事長塗宏鋼認為,這個品種的情況是可預見的,存在一些潛規則,遲早都要規範。

    “被醫保目錄撤下後,這類藥品在公立醫院的渠道喪失了,就算是診所、民營醫院、藥店等渠道,被撤下目錄的藥品也會很難生存。小藥企對此沒有太多應對手段。大企業其實早就開始優化産品結構,加大研發投入。”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告訴健康界,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出台時,基本的風向就有了。

    對于未來如何應對等問題,健康界給賽隆藥業、賽升藥業等企業發去了采訪函,截至目前沒有收到回複。

    轉向保健食品?

    賽隆制藥2017年推出産品“賽隆瑙樂”時宣稱,大量研究表明,神經節苷脂口服液(賽隆瑙樂)可顯著改善學習記憶能力,促進大腦發育。

    一位曾參加會議的臨床醫生在了解并服用後表示,該産品口感好(草莓味)、含量足、易吸收、費用小、用方便、療效優,不僅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可以使用,健康人群也可以服用。

    但該産品不屬于藥品,也未拿到保健品批文。健康界僅在食品生産許可企業中查詢到,“賽隆瑙樂”的生産企業長沙賽隆神經節苷脂科技有限公司有相關飲料備案,并被歸為植物蛋白飲料類别。

    其實,市場上以添加神經節苷脂物質為宣傳點的産品不隻“賽隆瑙樂”一個,還有腦力健神經節苷脂口服液、瑙源、中科腦康安爾日清牌迪欣口服液等。連新西蘭奶粉品牌Anmum安滿也提到,其産品特别添加腦補“聯動配方”,含有腦營養素,神經節苷脂GA。

    盡管此前保健品腦力健因虛假宣傳受到過質疑,但這類神經節苷脂“保健食品”的風險如何評估仍然是個謎。

    那麼,國家是否允許添加如“神經節苷脂”這類物質呢?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如果沒有臨床試驗進行反複印證,是不能随便添加神經節苷酯的,其功能性不應該被誇大。當然,有些嬰兒早産會出現腦積水,需要特殊配方的奶粉,就會添加類似物質。

    “保健品都有相關批文,在上市前會進行相關的動物試驗,要看《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中是否允許有該物質。”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告訴健康界。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保健食品數據庫顯示,含有神經節苷脂的保健食品隻有一家,即上海腦力鍵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腦力健神經節苷脂口服液和膠囊。不過,這家公司的合規保健食品同樣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早在10餘年前,腦力鍵就曾因宣揚神經節苷脂使該産品具備修複神經、促進神經再生、治療老年癡呆和小兒腦癱等功效,被有關部門查處。

    盡管神經節苷脂在一些動物性食品中會天然微量存在,但有保健品審核專家仍表示,這不是普通食品原料,不能加在食品當中,除了要經過審批,其宣傳的功能還必須是經審批通過的功能,不然就是非法産品。無論是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都不能宣傳具備營養神經這種作用。

    健康界發現,在2016年發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一)》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一)》中,均不包含神經節苷脂這類物質。

    神經節苷脂類藥品被調出國家醫保目錄後,相關企業是否會進軍保健品食品領域?這種物質可能存在的風險将如何評估?這些問題仍有待觀察,健康界将持續關注。

網站免責聲明:
1.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對本網站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凡本網站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衆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站發布,可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視情況可立即将其撤除。
聯系電話:027-84877900  郵件:1015566216@qq.com